当地时间3月31日,美国移民局宣布2026财年H-1B签证初始注册抽签程序已经完成。

此次抽签采用随机筛选方式,从电子注册池中选取了足够数量的申请人,以满足2026财年H-1B常规配额需求。中签申请人已可通过系统查询抽签结果,并获得提交正式H-1B申请的资格。
实际上,移民局从3月27日开始就陆续更新部分中签申请者的状态,而往年通常要到3月31日才会公布结果。
按照政策,2026财年H-1B常规配额总数为85,000个,其中包括65,000个普通名额和20,000个针对硕士及以上学历申请人的豁免名额。
雇主和律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H-1B签证抽签结果:
查询途径
①登录MyUSCIS账户查看状态。
②查收移民局发送的邮件通知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邮件或短信通知可能会延迟。往年通知邮件的标题通常为“We have taken an action on your case”,短信提醒也可能延后。
查询建议
如果希望立即知道结果,建议主动登录MyUSCIS账户查看状态,而不是依赖邮件通知。
结果解读
-
如果状态显示为“Selected”,即表示中签,申请人有资格提交H-1B申请材料。
-
如果状态仍为“Submitted”,则表示暂未中签。
-
如果状态为“Denied”,则表示注册被拒,原因可能是重复提交或付款失败。
与去年相同,本次抽签继续采用“受益人为中心”的模式,并坚持“一人一抽”制度,以减少重复抽签现象,从而提升学生的中签机会。
所谓“一人一抽”,即无论有多少雇主为同一位受益人注册,该受益人仅能获得一次抽签机会,这有效避免了通过多家公司重复注册来提高中签概率的行为,使得抽签过程对学生更加公平。
不过,与去年不同的是,今年对学生资质的审查变得更加严格。
美国移民局要求学位必须与职位职责有合理的逻辑关联,而不能仅靠学位名称与岗位的表面匹配。
例如,软件工程师岗位通常要求计算机科学或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学位,但如果申请人持有的是普通商科或文学科学位,就需要额外证明其学位与岗位的关联性。
这种更严格的审查措施有助于防止雇主或申请人在资质上造假,确保H-1B签证真正授予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。
此前,一些雇主为了获取更多名额,为不符合专业要求的申请人提交申请,这损害了真正符合条件申请人的机会。
此外,今年的抽签政策对创业者更加友好,允许创业者通过自己的公司申请H-1B签证,但获批后的签证有效期为18个月,而不是传统的3-6年。
在移民局做出这些调整以促进抽签公平的情况下,中国学生的中签率是否会因此提升呢?
H-1B签证配额每年仅8.5万个(6.5万个常规名额和2万个硕士及以上学历名额),但每年抽签人数众多。2024财年注册人数曾达70多万,去年实施“一人一抽”政策后降至47万。尽管如此,中国学生的中签率依然很低。
去年H-1B签证通过两轮抽签共选出135,137人中签,整体中签率约28.73%。其中,中国学生硕士及以上学历中签率约10%,本科生中签率仅5%,竞争激烈。
预计今年在注册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,整体中签率仍将维持在25%-30%,与去年相近,因此中国学生的中签情况可能仍不理想。
在美留学生留美困境
从H-1B再到绿卡,每一步都太难!
近年来,美国经济形势不佳,尤其是IT和科技行业裁员严重,很多公司不愿担保H-1B,导致签证申请难度增加。
就算运气好抽中了,想拿绿卡,通常得走雇主担保的职业移民(EB-2或EB-3),但过程也是复杂和漫长的,还得看雇主支不支持、申请人的国籍排期。
那整个流程是这样的:雇主担保 → 劳工认证(PERM,得2年)→ I-140获批 → 等排期(可能得5年甚至更久)→ I-485身份调整 → 最后拿绿卡。要是中途被裁员,又找不到新雇主接手H-1B,那绿卡就又泡汤了。
因此,H-1B只能算是一个过渡身份,绿卡才是最终目标。
EB-5新政,留美快速锁定合法身份
对于希望在美国安稳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来说,办理绿卡正逐渐成为一种刚需。 自2010年起,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为子女规划美国移民身份,其中EB-5投资移民因门槛低、无排期、周期短等优势,成为优先选项。
其主要优势包括:
-
子女可顺利入读美国大学,享受公立教育资源,大学申请更具优势;
-
未来就业不受限于OPT、H-1B等身份转换,更加自由;
-
目前签证无排期,尽早递交可抢占优先名额。
对于计划赴美留学的家庭,提前规划EB-5可确保子女在政策变化中占据主动权。
当前签证无排期,美国境内申请人可同时递交I-526E和I-485申请,获得5年期EAD工卡及回美纸,仅需3个月即可解决留美身份,自由工作和生活。
但随着申请人数增加,EB-5签证预留出现排期的风险也在上升,因此建议有意向申请的人,尤其是美国留学生,抓住当前无排期的最后机会,尽早递交申请。